找到相关内容 53
Mongodb源码分析--日志及持久化
      在本系列的第一篇文章(主函数入口)中,介绍了mongodb会在系统启动同时,初始化了日志持久化服务,该功能貌似是1.7版本后引入到系统中的,主要用于解决因系统宕机时,内存中的数据未写入磁盘而造成的数据丢失。其机制主要是通过log方式定时将操作日志(如cud操作等)记录到db的journal文件夹下,这样当系统再次重启时从该文件夹下恢复丢
http://www.cyqdata.cn/cnblogs/article-detail-35198 
使用MongoDB替换Log4net记录系统异常日志
    由于对系统中日志记录模块使用Log4net 不太满意,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觉得它的文本记录模式很不好用, 查看也不方便,当然它也可以使用sqlite、access、系统事件等方式来记录,但是总觉得不是那么尽如人意, 因此想到使用MongoDB来完成这一工作,测试环境为win7、vs2010、.net framework 4.0 详细记录如下: 1. 首先在官方网
http://www.cyqdata.cn/cnblogs/article-detail-35186 
MongoDB学习笔记(五) MongoDB文件存取操作
由于MongoDB的文档结构为BJSON格式(BJSON全称:Binary JSON),而BJSON格式本身就支持保存二进制格式的数据,因此可以把文件的二进制格式的数据直接保存到MongoDB的文档结构中。但是由于一个BJSON的最大长度不能超过4M,所以限制了单个文档中能存入的最大文件不能超过4M。为了提供对大容量文件存取的支持,samus驱动提供了“GridFS”方式来
http://www.cyqdata.cn/cnblogs/article-detail-35168 
mongodb源码分析--查询
    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,介绍了mongodb的主程序入口main()的执行流程,其实main只是实始化一些参数信息并做了些后台线程任务的启动工作(包括数据准备和恢复),并最终启动一个线程进行循环侦听。今天将会介绍在mongodb中数据查询 (find)的流程,以了解mongodb是如果对message进行拆包分析,以及数据进行表扫描及索引使用的。 &n
http://www.cyqdata.cn/cnblogs/article-detail-35143 
Mongodb源码分析--主程序入口main()
      作为这个系列的开篇,本人特此声明,因为本人技术功力有限,且对mongodb源码目前也在研究探索中,可能会对mongodb内部某些实现机制及原作者的意图领会不够精确,因此错误再所难免,希望大家批评指正。另外本文所使用的mongodb源码为1.8 rc1,同时如果有条件的话,大家可以安装vs2010,用C++来编译调试mongodb源码,以便通过运行
http://www.cyqdata.cn/cnblogs/article-detail-35066 
MongoDB学习笔记(四) 用MongoDB的文档结构描述数据关系
MongoDB的集合(collection)可以看做关系型数据库的表,文档对象(document)可以看做关系型数据库的一条记录。但两者并不完全对等。表的结构是固定的,MongoDB集合并没有这个约束;另外,存入集合的文档对象甚至可以嵌入子文档,或者“子集合”。他们最终都可以用类似于BJSON的格式描述。我们今天就来分析MongoDB这一特性带来的独特数据管理方式。我们还是
http://www.cyqdata.cn/cnblogs/article-detail-34980 
MongoDB学习笔记(三) 在MVC模式下通过Jqgrid表格操作MongoDB数据
看到下图,是通过Jqgrid实现表格数据的基本增删查改的操作。表格数据增删改是一般企业应用系统开发的常见功能,不过不同的是这个表格数据来源是非关系型的数据库MongoDB。nosql虽然概念新颖,但是MongoDB基本应用实现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,甚至代码比基本的ADO.net访问关系数据源还要简洁。由于其本身的“非关系”的数据存储方式,使得对象关系映射这个环节对于Mongo
http://www.cyqdata.cn/cnblogs/article-detail-32509 
MongoDB学习笔记(二) 通过samus驱动实现基本数据操作
传统的关系数据库一般由数据库(database)、表(table)、记录(record)三个层次概念组成,MongoDB是由(database)、集合(collection)、文档对象(document)三个层次组成。MongoDB对于关系型数据库里的表,但是集合中没有列、行和关系概念,这体现了模式自由的特点。 一、关于MongoDB的驱动   MongoDB支持多种语言的驱动,在此我们只介绍C#
http://www.cyqdata.cn/cnblogs/article-detail-32356 
MongoDB学习笔记(一) MongoDB介绍及安装
一、前言   最近开始学习非关系型数据库MongoDB,却在博客园上找不到比较系统的教程,很多资料都要去查阅英文网站,效率比较低下。本人不才,借着自学的机会把心得体会都记录下来,方便感兴趣的童鞋分享讨论。部分资源出自其他博客,旨将零散知识点集中到一起,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li-pan2@163.com。大部分内容均系原创,欢迎大家转载分享,但转载的同时别忘了注明作者和原文链接哦。 二、Mon
http://www.cyqdata.cn/cnblogs/article-detail-32302 
VS2010 C++下编译调试MongoDB源码
      考虑到mongodb使用了boost库源码,参考mongodb官方文档后,下载编译boost版本是1.42(时间为2010-2-2)或更新版本:           boost版本1.42:     http://sourceforge.
http://www.cyqdata.cn/cnblogs/article-detail-31864 
Mongodb亿级数据量的性能测试
进行了一下Mongodb亿级数据量的性能测试,分别测试如下几个项目: (所有插入都是单线程进行,所有读取都是多线程进行) 1) 普通插入性能 (插入的数据每条大约在1KB左右) 2) 批量插入性能 (使用的是官方C#客户端的InsertBatch),这个测的是批量插入性能能有多少提高 3) 安全插入功能 (确保插入成功,使用的是SafeMode.True开关),这个测的是安全插入性能会差多少 4
http://www.cyqdata.cn/cnblogs/article-detail-31621 
[原创]MongoDB、HandlerSocket和MySQL性能测试及其结果分析
  一、测试环境1、测试服务器状况共涉及4台测试服务器: 压力测试服务器Web服务器MongoDB服务器 MySQL服务器。   机器配置为:CPU:Intel(R) Core(TM)2 Duo CPU     E7200  @ 2.53GHzRAM:8G DDR2 667磁盘:SATA 操作系统:Redhat 5.5 &nbs
http://www.cyqdata.cn/cnblogs/article-detail-25434 
mongodb分片集群(sharding with replica set)配置
一共有4台机器,各自挂接一个存储,希望实现: 尽量节约存储 高可用性 存储大量数据 配置方案: 每一台机器做一个分片的主数据库 每一台机器做一个分片的后备数据库 每一台机器做一个分片的仲裁服务 两个两个一组交叉作对方的后备 有三台机器开配置服务 有一台机器开路由服务(生产环境可以在每一台Windows App服务器上开路由服务,App服务器集群做负载均衡) 这样的话,任何一台服务器完全离线(或者交叉的两台服务器离线),都能保证整个系统正常运行。不过在服务器和服务器起来之后需要: 在升级成为主数据库的那个后备数据库上运行rs.StepDown(100)来让它让出主数据库的位置,因为每一个分片的活动数据库都应该由独立服务器担当,以获得最好的性能 配置服务和后备数据库起来之后不需要做任何调整   192.168.129.142 mkdir -p /usr/data/shar
http://www.cyqdata.cn/cnblogs/article-detail-28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