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wicth ( VcImageProc ) case 3:CImg 和 CImgProc —— 图像操作和处理类
一、前言
在上一篇博文中,我们初步介绍了本系列唯一的 DEMO —— “纯粹的线条”,并在文末讨论了实现此 DEMO 所需要走的两步:(1)设计自己的图像处理类(2)了解必要的 MFC 知识。本篇博文就是围绕第一步展开:首先讨论了图像处理中为什么要使用类,进一步-&g
http://www.cyqdata.cn/cnblogs/article-detail-42547
switch ( VcImageProc ) case 2:Introduction of 灰度阈值变换算法 Demo —— “纯粹的线条”
一、前言
之前在《VcImgProc小插曲》中,笔者对系列博文的安排做了一些调整,把对 DEMO 的介绍(也就是本篇博文啦)放在了前面,提前进入情景。
为什么要提前?第一,我考虑到 “自顶向下” 的学习方法效果往往比 “自底向上” 更好,能够更早接触实际问题,学习
http://www.cyqdata.cn/cnblogs/article-detail-42309
switch ( VcImageProc ) case 1:Win7 下 Vc 6.0 平台搭建
一、前言
本文主要介绍在 Win7 下 Vc 6.0 的开发环境搭建。首先介绍两者兼容性的解决办法,以使 Vc 6.0 能够在 Win7 上正常运行;接着为了增强 Vc 6.0,介绍了功能极其强大的插件 Visual Assist X ;最后,为了增强 coder 的用户体验,推荐了一款代码字体的修改工具 Vc 6.0 FontSet。呵呵,希望在看完本文之后,抱怨 Vc 6.0
http://www.cyqdata.cn/cnblogs/article-detail-42137
switch ( VcImageProc ) case 0:开篇
一、前言
诸多原因,让我放弃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的发展,转向对机器视觉的学习。所以在这里非常抱歉的说一声,“登临 TI ZStack” 系列博文的写作计划不得不停止了。但是,技术博文仍然要继续写下去!写作这种专注于某个主题的系列博文,不仅能够为大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,更能提高自己的注意力,整理大脑思路,增强学习的源动力。
今天晚上,我打算启动“VcIm
http://www.cyqdata.cn/cnblogs/article-detail-42100